close
最近Ivy要考摩托車駕照,努力的抱著佛腳,抓著交通守則那本小冊子狂嗑,如果撕下一頁並吃掉真的可以完全記得背了些什麼的話,我相信她一定會整本吃個精光,Ivy念得有些心浮氣躁,問我哪些會考、一題幾分,我竭盡我所記得一一回答她,然後突然說出:「我當時考筆試考一百分喔!這好像是最近幾年來最後一次一百分。」


想一想,這真的是我這幾年來所有大大小小的測驗考試中最後一次考100分,曾何幾時,考100分變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務。


國小時,是非題選擇題配合題都很基本簡單,考100分是家常便飯,班上還有男生因為「只」考了99分而跟老師要分數,要不到那關鍵的一分就大哭大鬧,要不就是自己對著考卷上的紅色阿拉伯數字大生悶氣,那時候80分不到叫不及格,95分不到叫普通,95分以上才叫考的好;到了國中高中時,90多分已經不太是常態了,所有的題型雖然還是一樣,選擇是非配合題,一個蘿蔔放一個坑,但是有時認真以赴,前天晚上用壯士斷腕的氣概、拼了命的發狂念書,隔天考出來的成績可能只是普普通通,甚至差強人意,不要說100分,連90分都幾乎是個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神話,所以,60分不到就是標準的不及格,60分以上75分以下叫過的去,75分以上85分以下叫算不錯,能攀爬到90分的邊緣就是很厲害。


上了大學後這樣的情形不減反增,念文組的同學都知道,申論題一定是考試的重心,一張考卷裡申論題佔了4、50分為司空見慣,上課聽進了幾成,腦袋組不組織得出來,寫得出幾成,時間夠不夠,全都是影響分數的關鍵,不及格一樣是60分,75分以上85以下都叫很好,考到90分,哇!大家都會對你投以崇拜羨慕又敬佩的眼神。


考卷上的問題,從簡單基本的「是誰統一戰國六國?」「()我們要對身邊的人如何?1. 互相尊重 2. 不理不睬 3. 不管他」,變成「請比較莎士比亞的馬克白、亨利五世,跟圓桌武士裡的Gawin騎士,他們的英雄特質有何相異處?」「格列佛遊記裡,身材高矮大小的暗喻些什麼?」


人生似乎也跟考卷一樣,一開始問題的答案總是這麼的簡單清晰,並且理所當然,有點像反射動作,也有點像洗腦,答案總是單一且制式化,想都不用想,對待父母師長朋友要友愛親敬,我們要好好唸書長大要孝順父母,一加一一定等於二,人生就是簡單的善與惡、好與壞;慢慢的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考卷上的答案開始複雜,複選題也開始出現,對待父母朋友師長除了友愛親敬之外,還多了很多矛盾掙扎糾結,好好唸書也不再是唯一奉行的真理,生活中除了唸書還有更多為人做事的原則,一加一不只等於二,許多的答案都跟等於二一樣可行,答案的選項不是只有一種,各種深深淺淺的灰色地帶更是充斥著人生的每個角落。


人生的分數同時也跟考卷分數一樣,拿高分越來越難;小時候每學會一樣技能,會坐會爬會走路,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,可以認出顏色數字,可以畫出一幅全家的畫像,可以寫出自己名字,旁人的欣喜鼓勵跟稱讚就是高分,還可以大聲直接的說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;漸漸地,要學的事情變難,要學會克服並承受壓力,要學會如何在團體中和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相處,要學會忍耐、克制並督促自己,要學會從挫折學習還有記取教訓,還要學習心裡不喜歡這個人但是表面上要粉飾太平,人生滿分越來越難拿,要學會的事情越來越多,難度也越來越高,越來越不輕鬆。


我有點懷念那些能輕易拿下100分的日子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eishe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